多读“无用之书”,为生活“留一点白”
2024年4月14日 来源:红网
陈梦香(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生)
“无用之书”通常指那些在短期内看似与实用技能或专业知识获取无直接关联的书籍,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和社会学等等。实际上,“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庄子的处世哲学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看,读“无用之书”是一种长期导向性的行为,相比于过去和现在,它更注重未来的收益。阅读“无用之书”,看似短期内收效甚微,实则给我们带来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跟随莎士比亚领略哈姆雷特的悲壮复仇,在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中见证拉丁美洲的百年巨变,走进简·爱、卡拉马佐夫兄弟、冉·阿让……每一次的阅读体验都是对视野的拓展,翻开扉页,我们即将遨游世界,收获丰厚的知识。多读书,读好书,量的积累在一定情况下将产生质的飞跃,书中“无用”的言语展现出的社会背景、复杂情感和多元态度,有利于我们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和高尚品格的塑造。
不同于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功利主义,“无用之书”能暂时让人褪去浮躁,安于一隅。功利主义因社会竞争和压力而起,很多事情都不得已而为之,生活仿佛被填满,是一种维持生存的方式。“无用之书”给生活留了些白,在这几抹白中有无限的可能性。静下心来思考,戒骄戒躁,疑难的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学习起来也更加事半功倍。
当下盛行的“躺平”“摆烂”之风,与“功利主义”像是两个极端,“无用之书”不失为二者之间的调节器。“无用之书”的阅读不仅让我们精神愉悦放松,也让我们以理性、包容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对生活失去信心,如祥子一般麻木度日,并不是书中所乐见的,现实生活也是如此。
“无用之书”不是绚丽的花,而是缤纷的落英,默默地滋养着阅读的人。当我们急切地寻找“电子榨菜”,不停翻动手机浏览短视频时,或许可以试着读一读“无用之书”,使碎片化、高强度的生活放慢些脚步,增添一点宁静与闲适。